請輸入標題 ? ? bcdef
(商報訊 通訊員 陳漫 李愛武)踩著小紅車徜徉西湖邊,賞景聽音樂,看導航查景點典故,騎多久都不覺得累,也不用擔心手機沒電,因為這輛車自帶充電寶,既可以給車“發電”,也能為手機充電。這樣的好事,如今杭州就有。
是的,在杭州這座智慧信息之城,也通過太陽能開始成為智慧能源之城了,且運用場景也更加多元化。近日,隨著杭州城市分布式新能源共享系統及新一代智動公共自行車試點改造工程的啟動,通過全市布置的數千個光伏車棚,太陽能發出的綠色電將通過插入“小紅車”的儲能電池,助力市民實現“輕松騎行10公里”的新夢想。
請輸入標題 ? ? abcdefg
利用太陽能,為小紅車注入新的動能,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原來,升級后的杭州公共自行車服務點,車棚頂層為太陽能光伏發電板,太陽能經過光伏電站的采集、儲存,被“藏”在一個柜子里(共享租換電柜),里面的每一塊移動能源模塊,都是一個“行走”的充電寶,每個電柜裝有28塊“可行走”的電池寶。小紅車可以依靠這塊電池寶實現混合力騎行,甚至可用于各種電器的充電,當手機沒電時,你也可以用它給手機充電。
屆時,市民可以在新能源共享租換電柜上刷卡(支持市民卡)或通過掃碼,租一個“電池寶”,插入已租的公共自行車的電池座內,就能享受到混合力騎行。
裝了電池寶的小紅車,采用的是“不踩不動,一踩智動”的方式。騎車人不踩踏板,智能裝置就不提供動力,一踩踏板,智能系統就啟動了,“小紅車”就會主動智能感知用戶騎行過程中所受的阻力及踏行頻率,為騎行者實時輸出相應的混合動力,也就是說,你用了腳上的力,系統就給你供更多來自太陽的力。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光伏電與小紅車的移動能源共享,打破了公共自行車通常只滿足于3公里出行半徑的限制,讓人們盡享綠色低碳出行的便利。
對于這一光伏發電的創新實踐,杭州市可再生能源行業協會秘書長趙永紅博士表示:“太陽能光伏行業近年快速發展,同時也推動我們行業迅速的模式創新,需要與時俱進地打開視野、開放思路、擴大格局,爭取更多的跨界合作融合發展。”
趙永紅博士表示,該項目對于產業來說,也具有特別的意義。在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光伏應用市場的同時,光伏產業發展也急需通過創新,在積極增效降本擺脫補貼依賴的同時,也積極探索新的可能性,來實現這個高科技行業的高附加值。該項目中,光伏產品成為用能微網的一部分,并且通過儲能實現能源的移動供應,滿足市民的日常出行需求。數千座光伏車棚,其電力滿足自用外還足可以對外實現供應,這將形成一張城市中的分布式能源網,未來與移動互聯網、智慧能源網的融合將為城市的生產生活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杭州市可再生能源行業協會
微信號:HZREA303
往期科普專欄:
【行業科普】有一筆陽光財富,請你速速查收——“百萬屋頂光伏科普行”走進桐廬
【行業科普】厲害了!一個屋頂光伏電站平均每天發電3小時 高效能的秘訣在哪?專業人士為您解讀!
【行業科普】家庭屋頂光伏電站怎么“曬曬曬、賺賺賺” 你想知道的“小秘密” 協會一一講給你聽
【行業科普】家庭屋頂光伏電站怎么“曬曬曬、賺賺賺” 你想知道的“小秘密” 協會一一講給你聽
【行業科普】2016年全年杭州戶用光伏項目數實現近10倍增長 家庭屋頂光伏電站跑出“杭州加速度”
【行業科普】低碳館旁邊有個拿全國金獎的“最佳光電建筑小品”! 細說“杭州光伏制造”背后的故事
【行業科普】從光伏科普活動領略戶用光伏魅力 僅二十余天 業主用上綠色光伏電
【行業科普】從生活垃圾到可再生能源 ? “變廢為寶”的綠色產業由垃圾分類啟程
?掃一掃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