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底,為落實國家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決策部署,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現代能源體系,提升我市電力自給能力,杭州市發改委正式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快杭州市光伏發電項目建設的實施意見》(←點擊閱讀政策原文),明確對轄區范圍內2021-2025年期間建成并網、年光伏利用小時數超過 800 小時的項目給予 0.2 元/瓦一次性補助。其中,蕭山區明確對年光伏利用小時數超過900小時的項目給予補助。光伏項目的運行質量和發電能力成為業主申請補貼的核心依據,這不僅體現了投資方最關注的“賺錢能力”,更是加強我市電力安全保供的有力抓手。
那么,現在杭州運行中的光伏項目年光伏利用小時數究竟如何呢?日前,杭州市可再生能源行業協會根據浙江正泰智維能源服務有限公司的平臺數據統計分析,正式發布2020年到2022年杭州各地光伏發電等效時長對標表,以便業主們進行對比,對自家光伏電站做個健康度評估。
如圖1 所示,2020年到2022年,杭州市光伏發電等效時長呈逐年遞增的趨勢,其中2020年平均等效時長為915.02小時,2021年平均等效時長為969.51小時,2022年平均等效時長為997.88小時。如果您在杭州所持有的光伏電站年發電小時數低于當年等效時長,那就要引起重視,對電站整體健康度做進一步檢測并進行維護提升了!
氣候條件是影響光伏發電等效時長的主要因素之一,據中國氣象局風能太陽能資源中心統計,2020年到2022年全國平均的水平面年總輻射量逐年增長,其中2022年全國太陽能資源為偏大年景,平均水平面年總輻照量為近30年最高。浙江省水平面總輻照量2020年較常年明顯偏小,2021年、2022年有較大幅度的提升。相應地,杭州市光伏發電等效時長在近三年呈現持續增長態勢。
?圖1 2020-2022年杭州全域平均光伏發電等效時長(單位:小時)
2022年各月份光伏發電等效小時數情況
如圖2所示,2022年7月和8月是杭州光伏發電等效小時數最長的月份,均超過120小時,比2021年7月和8月均增長20小時。此外,5月份平均等效時長也超過100小時。總體看來,除了1月、2月、11月、12月,其它月份的光伏發電情況較為良好,這也得益于去年雨水天氣較少。
圖2 2022年杭州全年各月份光伏發電等效時長(單位:小時)
2022年各區縣光伏發電等效小時數情況
如圖3所示,杭州全市2022年平均光伏發電等效時長在997.88小時,超過全市均值的有臨安區、淳安縣和蕭山區,光伏發電等效時長分別為1107小時、1078.67小時和998.86小時。此外,錢塘區、建德市和余杭區(含臨平)的光伏發電等效時長均超過900小時。主城區、桐廬縣和富陽區的光伏發電等效時長略低,在800到900小時之間。
圖3 2022年杭州全區縣光伏發電等效時長(單位:小時)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數據來源于浙江正泰智維能源服務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智能運維云平臺,該平臺截止到2022年底在全國的光伏運維體量已經達到16GW。因其對平臺服務項目數智高效的體系化運維管理和診斷優化,近兩年項目的發電量有較為明顯的提升,因而性能總體高于未經過有效運維的項目。
眾所周知,除了氣候情況,空氣質量、設備選型、系統設計、安裝質量、陰影灰塵遮擋、溫度損耗和運維巡檢等環節都會影響光伏電站的發電能效和運營安全。而對于已經建成運行的項目,切勿忽視運維的作用!
從安全角度來說,在4月19日全國屋頂分布式光伏安全大會上(←點擊鏈接查看大會報道),各項大會報告呈現了諸多觸目驚心的分布式光伏安全事故,提請大家關注安全隱患和風險點。協會專家在開展項目核查和驗收工作中發現,當前分布式光伏仍存在著相當規模的安全隱患,如不少項目橋架內線纜密集緊繃、多處破損并存在斷線再接的情況,極易引起電站起火,事故一旦發生,其所涉及的不僅僅是財產損失,嚴重時或將危及人身安全!
從資產角度來說,光伏電站的發電能力不僅決定了能否獲得資金補助,還是業主能源資產保值增值的關鍵要素,若缺乏對電站資產系統性的評估和提質增效,無法將新能源綠色電力價值最大化,將難以在未來的電站出售、綠電交易、綠證交易市場中獲得先發優勢,簡單的說,就是賣個好價錢!
因此,必須通過及時有效的運維來保障分布式光伏的安全和資產!最重要的是,在當前能源電力供需極不平衡的形勢下,我們亟需更多的可再生能源電力來做好安全保供,來助力“雙碳”戰略目標的早日實現。
接下來,協會還將持續發布各季度光伏發電等效時長對標表,來幫助大家對光伏電站做個健康對比。如果您的電站發電情況低于平均值,歡迎聯系協會,我們會安排專業的光伏運維公司來幫您做個全面的“電站體檢”,并給出相應的診斷和優化建議,幫助您把好電站安全關的同時,進一步為您的電站資產保值增值!
END